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是老化?還是生病?

專欄:健康資訊 筆者:蘇美蕙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—認識老年失智症

失去老伴的王伯伯,和兒子、媳婦同住,每天固定幫家人準備晚餐。最近王伯伯外出時,偶爾會忘記回家的路,也經常提起已過世太太在家中等他,家人非常擔心,因此帶他就醫。住院當天下午,趁大家不注意時,王伯伯自行外出,找了半天,結果發現他在家裡熱湯,表示要煮晚餐給家人吃。
失智症是一種長期且包含許多症候群的慢性腦部退化疾病,年齡越長,罹患機率越高。隨著疾病進展,會陸續出現不同的行為問題,不但影響長者自我照顧能力,也常使得家屬疲於奔命及受挫。若能進一步認識高齡失智症,將協助家屬易於面對失智照護問題,減輕家屬負擔。
失智原因以阿茲海默氏症佔大多數,與腦部退化萎縮、遺傳有關,症狀以記憶下降最常見;中風也是造成失智常見的原因。失智長者的判斷力、記憶力、注意力及計算能力退化,對人、時、地不清楚,導致有出門忘記回家、忘記關瓦斯爐、不認得家人、金錢易受騙等情形。此外,精神狀態上易怒或焦慮,有的會看到、聽到不存在的人或聲音、自言自語等,也有被害、被偷、懷疑配偶不忠、錯認外傭為外人等不切實際的想法;而睡眠障礙、攻擊、激躁行為、無目標的走來走去、不斷整理或搬動物品、吼叫、收集垃圾等異常行為也很常見。有些失智症長者,白天精神狀況正常,但是到了下午,開始像變了一個人,稱為「日落症候群」。 
失智症目前無法治癒,應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,以延緩退化;家中長者若有前述失智症狀,可到高齡醫學、神經內科及精神科門診求治,安排相關檢查,確立診斷,予以適當治療,延緩疾病的進展。
倘若突然改變失智長者熟悉的環境及生活作息,容易引發精神狀態不穩定。建議白天光線要明亮,房間可放置日曆、時鐘、家人的相片,以減輕不安情緒及增加定向感;陪伴他們於清晨及傍晚時照射陽光,可改善憂鬱情緒、睡眠障礙、日落症候群。對於長者不正確的言談,應避免爭辯,對話時眼睛要看著對方,避免攻擊行為發生;也可安排益智活動(如下棋、麻將、電動)、適當的活動(如散步、跳舞)、聽音樂、種植物、養寵物、看舊照片及維持平時興趣,都可讓長者腦子活絡、增加社交能力,減緩認知退化,進而穩定情緒。
照顧失智長者的重擔常落在家人身上,目前社會資源有失智症支持團體、日托機構、瑞智學堂、老人服務中心、長照中心等提供的居家照護及喘息服務;醫療上,可申請重大傷病卡減免醫療負擔,及身心障礙手冊可申請輔具補助等。
照顧失智者是條漫長的道路,需要長期的耐心及關懷,照顧者越瞭解失智症及照護技巧,越能和長者和平相處,更可減少照護壓力。(作者現任臺北榮總高齡病房護理師)
(點閱次數:700)